推广 热搜: 作文  学习方法  小学  方法  语文  中考  励志  初中学习方法  高考  高中学习方法 

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力和机械要点

   日期:2020-12-22     来源:www.vqunkong.com    作者:智学网    浏览:318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高效的学习,要掌握给自己定定目的(大、小、长、短),如此学习会有一个方向;然后要掌握梳理自己学习状况,以课本为基础,结合

高效的学习,要掌握给自己定定目的(大、小、长、短),如此学习会有一个方向;然后要掌握梳理自己学习状况,以课本为基础,结合自己做的笔记、试题、学会的薄弱环节、存在的问题等,适当的分配时间,有针对性、具体的去一点一点的攻克、落实。本篇文章是智学网为您收拾的《九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力和机械要点》,供大伙借鉴。



  

  1、定滑轮:

  ①概念: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。

  ②实质:定滑轮的实质是:等臂杠杆

  ③特征:用定滑轮不可以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。

 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F=G

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=重物移动的距离SG

  2、动滑轮:

  ①概念:和重物一块移动的滑轮。

  ②实质:动滑轮的实质是: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

  的省力杠杆。

  ③特征: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,但不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。

  ④理想的动滑轮则:F=12G只忽视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=12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=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

  3、滑轮组

  ①概念:定滑轮、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。

  ②特征: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

  ③理想的滑轮组拉力F=1nG。只忽视轮轴间的摩擦,则拉力F=1n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=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

  ④组装滑轮组办法:第一依据公式n=/F求出绳子的股数。然后依据“奇动偶定”的原则。结合题目的具体需要组装滑轮。

  

  1、弹性:物体受力发生形变,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。

  2、塑性:在受力时发生形变,失去力时不可以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。

  3、弹力: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,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

  

  ⑴重力的定义:地面附近的物体,因为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。重力的施力物体是:地球。

 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=mg其中g=9.8N/kg它表示水平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.8N。

  ⑶重力的方向: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、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不是竖直和面是不是水平。

  ⑷重力有哪些用途点——重心:

  重力在物体上有哪些用途点叫重心。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,在它的几何中心上。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,球的重心在球心。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

  ☆倘若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:

  ①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;②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大方不会产生压强;

  

  1、概念: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,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,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妨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。

  2、分类:

  3、摩擦力的方向: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,有时起阻力用途,有时起动力用途。

  4、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剖析,结合二力平衡求得

  5、在相同条件下,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。

  6、滑动摩擦力:

  ⑴测量原理:二力平衡条件

  ⑵测量办法: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,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,使木块匀速运动,读出这个时候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。

  ⑶结论: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,重压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;重压相同时,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。该研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。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: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压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。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、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。

  7、应用:

  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办法有:增大重压、接触面变粗糙、变滚动为滑动。

 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办法有:减小重压、使接触面变光滑、变滑动为滚动、使接触面彼此分开。

  

  1、概念:在力有哪些用途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。

  说明:①杠杆可直可曲,形状任意。

  ②有的状况下,可将杠杆实质转一下,来帮确定支点。如:鱼杆、铁锹。

  2、五要点——组成杠杆示意图。

  ①支点:杠杆绕着转动的点。用字母O表示。

  ②动力:使杠杆转动的力。用字母F1表示。

  ③阻力:妨碍杠杆转动的力。用字母F2表示。

  说明动力、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,所以用途点在杠杆上。

  动力、阻力的方向不肯定相反,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

  ④动力臂:从支点到动力用途线的距离。用字母l1表示。

  ⑤阻力臂:从支点到阻力用途线的距离。用字母l2表示。

  画力臂办法:一找支点、二画线、三连距离、四标签

  ⑴找支点O;⑵画力有哪些用途线;⑶画力臂;⑷标力臂。

  3、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:

  ①杠杆平衡是指: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。

  ②实验前: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,使杠杆在水平地方平衡。如此做的目的是:可以便捷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。

  ③结论:杠杆的平衡条件是:

  动力×动力臂=阻力×阻力臂。写成公式F1l1=F2l2也可写成:F1/F2=l2/l1

  解题教导:剖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,需要要画出杠杆示意图;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;然后依据具体的状况具体剖析,确定怎么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。

 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:此类问题中阻力×阻力臂为肯定值,要使动力最小,需要使动力臂,要使动力臂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,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;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。

 
标签: 初中三年级
 
更多>智慧教育相关文章
考试报名
推荐图文
推荐智慧教育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学知猫-成人高考,自学考试,会计职称,中小学教育培训